我看着也心烦,就请几个朋友吧……
哎,也不太合适,几个辅弼之臣凑一起,官家现在不能视事,容易贻人口舌,要不……还是算了吧。”
老妻点点头“你担心也有道理,但也不能就只有咱家三个人吧,那……得多冷清啊!”
包拯想了想道“要不,就请一下欧阳永叔和季默两父子吧,永叔和我朝夕相见也就无所谓了,至于季默那小子……嘿,最近估计无所事事呢。”
老妻喜道“季默来好啊,那小孩多久没来了,都要生分了吧,是不是你这老家伙训斥他,所以他才不来了?”
包拯苦笑道“季默这几年都在到处东奔西走的,近些日子倒是在京,但我估计他也没有心情。”
老妻诧异道“没有心情……发生了什么事吗?”
包拯道“季默之前掌管央行,白手起家,筹办起了一个偌大的央行,让国库都因此而充实起来,其功莫大,君谟最近见到我都是眉开眼笑的。
不过季默本人却被调离了央行的岗位,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原本三年调换岗位是题中应有之意。
但调换的岗位却只是一个言官,寄禄官阶也没有上调,小家伙就不乐意了,最近上书不愿意上任,躲家里闹脾气呢。”
老妻顿时竖起眉头“是不是有人欺负小家伙?”
包拯苦笑道“其中缘由实在不知道怎么说……”
老妻盯着包拯道“是韩相公吧?”
包拯不做声了。
老妻哼了一声道“韩相公是你的同年,你不置喙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季默受了委屈,你也该和韩相公说说,季默帮了我们多少忙啊。”
包拯烦躁道“算了,这些就不必多说了,朝中相公的事情,你一个妇道人家管那么多干嘛,你好好的把寿宴安排好就行了。”
老妻郁郁地点点头不说话了。
包拯倒是有些过意不去“倒不是我不帮季默说话,这个事情韩相是做得不太地道,但也不违反什么规则。
言官自然不如央行行长那么有实权,但也不失为一个锻炼人的岗位,有言官的经历,以后有机会上御史中丞,那就是未来的宰执了,倒不算是贬谪了。
虽然说没有上调寄禄官阶,但也不算太过于吃亏了。”
老妻却是哼了一声“算了,这些朝堂的大事我这老妇人的确是管不了,我得好好地准备一个好菜,季默这孩子受委屈了,我得安慰安慰他,你还别说,这孩子可喜欢我做的菜了。”
包拯点点头,但却在腹诽,你怕不是有什么误会,你做的菜能吃,那孩子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恐怕就是在安慰你罢了。
不过包拯腹诽归腹诽,还是老老实实地去书房里面写请柬。
他敢喷赵祯,但不敢乱喷老妻,毕竟赵祯最多撤他的职,老妻却能够让他过不好生活。
……
欧阳辩开心起来了。
倒不是朝廷给他升职加薪,而是苏家父子又回来了。
嘉佑二年苏洵老妻去世,苏氏父子三人回去丁忧守制,三年匆匆而过。
今年九月,服除,苏轼、苏辙两兄弟随着父亲苏洵自眉山岷江邓州,沿着长剑至江陵,转陆路赴东京,终于要抵达汴京了。
欧阳辩远远迎了出去,将苏氏父子接到了他的院子里,原本苏洵不愿打扰,想寄住在怀远驿站,但欧阳辩没有同意,将他们都接到了家中。
“……你们现在是有官身,可以住在驿站里,但驿站里哪里有家里舒服。
去我那里,别说什么衣食住行,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关键是,我那里的书籍都积灰了。
哎呀,都是珍稀藏本,还有很多是市面上罕见的古籍,哎,可惜了,可惜了,没人照看啊!”
欧阳辩装模作样地摇头叹息。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