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就变得无比的安静。
弗拉基米尔喝了一口咖啡,放下杯子之后,从笔筒里面抽出一支派克金笔,找来一张白纸,开始唰唰唰地将石油协议的关系梳理了一遍。
促成方:米国、欧洲。
中立方:酋长国(不排除被迫站队米国的可能)。
反对方:毛子国以及其它一些国家。
从国家实力来看,显然促成方是胜于反对方的。
但是在米国内部,也同样有反对方。
弗拉基米尔坚信,只要他大力宣传,绝对会跳出来的。
这家伙是个商人,眼下也准备竞选大老,如果这个协议一旦达成,那么特鲁普肯定是无法从中间赚取到利润的,虽说他的投资重点并不在能源领域。
但这并不表明特鲁普对能源不感兴趣,反而弗拉基米尔与特鲁普从与他的接触之中感觉到了这家伙其实一直垂涎着能源和武器,这两个领域那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暴利行业,比起他的房地产生意不知道要舒服多少倍。
所以特鲁普是自己可以利用的一颗棋子。
不过在与特鲁普接触之前,弗拉基米尔还是根据安德烈给他的有限信息,再次梳理了一遍与特鲁普的会面内容,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防止被特鲁普套进去。
在飞赴米国见面之前,弗拉基米尔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处理,那就是将阿金费耶夫和马麦罗从菲洲叫到了轮敦。
在办公室里面,弗拉基米尔将他准备让这两个家伙常驻里约的决定告诉给了他们。
“雷纳托已经对我下手了,所以你们到了那里要与基尼诺夫建立好联系,将他们那伙人训练出来,缺钱我给钱,缺武器我给武器,务必两三个月之内除掉掉他们。”
“老板,这些都没有问题,另外切尔诺夫能不能一起跟我们过去?”阿金费耶夫他们只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额外的要求。
“切尔诺夫在菲洲还有事情,临时性的任务和工作他可以去,常驻的话就别想了,不过他手下懂信息化的人你们可以随便挑。”
“那好吧。”
在阿金费耶夫和雷纳托离开他办公室前,弗拉基米尔不忘叮嘱道,“你们回到菲洲抓紧准备,三天之后我派飞机过来,直飞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