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吹泡泡小说>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明来加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明来加税(4 / 6)

一个原因,那就是大明的部分铁冶所已经出现了女工,这些重劳力的工种,女工的出现,已经表明大明工匠已经不够用了,而且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改善。”王国光详细的解释了其中的逻辑。

工业人口不够用了。

铁冶所、煤窑里面出现了女工,代表着工匠数量不足以支撑大明的制造业再这么无序的扩张下去了,加高关税,限制制造业的扩张速度,防止因为手工制造业吸收了太多的工匠,导致农业出现问题。

“陛下,大明在海外市场占据了支配地位,增加关税,货物增加价格,并不会影响到出口的规模。”王国光十分郑重的说道:“大明需要海外的白银流入,缓解大明钱荒,增税的货物,主要因为商品优势拥有的支配地位。”

“王次辅怎么说?他现在可是工党党魁,要充分考虑工党的意见,不能因为聚敛,就伤害到工匠的集体利益。”朱翊钧倒是认可增税,但也要询问工党态度,王崇古作为工党的党魁,要综合各方的意见。

张学颜的表情十分奇怪的说道:“王次辅说,有些人,总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大洋上的商船上,货物全都是来自于大明,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仍然在恶性竞争,该赚的钱不赚,不该赚的钱死命的赚,是时候敲打一下这些门里横鬼了。”

该赚钱的钱不赚,说的就是海贸中,不断恶意压价,在五大市舶司都比较明显,为了抢夺市场,可劲儿的给夷人降低价格,因为可以直接获得白银。

而不该赚的钱死命赚,说的是大明不愿给大明工匠们足够的劳动报酬,分配极少,可劲儿的压缩人力成本获取利润。

门里横鬼,说的就是关起门来,在大明腹地耀武扬威、内残外忍的大明工坊主和海商们了。

“对各种商品进行关税调节,就是朝廷之前调整出口和产业的工具,这是一把好刀,但关税调节这把刀不能滥用。”朱翊钧认可户部的想法,但是这把刀如何使用,该制定出基本的律法来,必须要有一个参考的条件,不能像洪武年间的大明宝钞一样的滥用。

“陛下所言有理,户部也拟了一个暂行的章程,随着实践进行调节。”王国光拿出了一本奏疏,户部部议自然不想这把刀被滥用,一旦滥用代表着这个工具完全失效,这意味着户部权力的丢失。

户部已经失去了铸币权,现在铸币被兵部、工部牢牢掌控,户部只能捡一点残羹剩饭去吃,就是对海外发行宝钞,这让户部如鲠在喉。

关税调节标准,其设计比较简单,大概而言,就是该项货物大明占据世界贸易总量七成以上,则增税;当该项货物大明占贸易总量不足五成的时候,则减税。

不足五成,则意味着该项货物,大明不占据支配优势,减税增加竞争力;

超过七成,则认为该项货物已经占据了支配优势,增税增加利润。

而估算某件商品的世界贸易货物总量,则是由五个市舶司、四个海外总督府市舶司、里斯本货物进出口数据进行推算,若是能够获得伦敦、塞维利亚这两个地方的数据,则会更加准确。

朱翊钧和户部尚书仔细聊了许久,确定了这次的增税。

“朕呢,就是比较担心,不管就乱,一管就死,大明这会儿突然调高关税,恐怕,咱们大明的这些海商们,又要喋喋不休了。”朱翊钧说起了自己的担心,大明增加了关税,又有人要号丧了。

张学颜十分肯定的说道:“陛下,这好办,他们要是嘴上说说也就罢了,如果非要付诸于实践,对抗朝廷的政令,其实也好办,直接不给民间船引,所有的货物,都在市舶司,由市舶司统一定价,统一采买,由大明控制的五大远洋商行贩运出海。”

“省的他们去海上冒险了。”

到那一天,海商们就回想起被禁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