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吹泡泡小说>>我,孙山,科举> 第908章 旗杆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8章 旗杆碣(1 / 2)

孙山在家跟四个姐姐聊了一个下午,等吃晚饭时,把村长和族老请过来,一边吃一边商量立功名碑事宜。

孙三叔得意地说:“村长,我看山子的功名碑还是立在村口好,别村的人一进来,就知道我们孙家村是进士村。”

村长虽然不怎么喜欢孙三叔,但这个建议非常好,认同地说:“叔文提的建议不错,旗杆碣就要立在最醒目的地方,一定让人一眼就看到。让外人知道我们孙家村出了一个好儿郎。”

孙三叔继续得意地说:“村长,开工挖土那天,要把所有人召集过来挖土,得让十里八乡都知道漳州府第一进士出自孙家村,完工的那一天,也把所有人召集过来,再次让十里八乡都知道只有孙家村才有资格立功名碑。”

这个主意更不错,村长总预算稍微看孙三叔一丁点顺眼,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叔文说得好,必须让十里八乡,不,是整个黄阳县都知道漳州府唯一的进士老爷在孙家村,必须张灯结彩,大放鞭炮,热热闹闹,让所有人都知道孙家村的荣誉。”

村长越说越兴奋,乐呵呵地看着孙山。

心里想着:孙家村的儿郎都是出色的好儿郎,是十里八乡值得嫁的好儿郎。

村长想到以后孙家村的儿郎不愁娶,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族老甲也说道:“这次立功名碑仪式必须搞大一点,最好把十里八乡的村长,里长邀请过来,好让他们见识见识进士碑到底长得怎样。呵呵,他们以前肯定没看过,也只有来孙家村才能见。”

大伙一听,觉得这个主意甚好。

孙家村是整个黄阳县唯一拥有进士碑的地方,不来他们村看,还能去哪里看?

孙三叔举手举脚底赞同:“好,好,好,必须大搞宴席,把整个黄阳县的村长,里长请过来,看一看我们孙家村的进士碑。”

眼珠子溜溜转,转过头问:“山子,要不把衙门的人也请过来,呵呵。”

好似想到什么,遗憾地说:“可惜黄阳县的唐大人高升了,衙门又没有新任县令老爷。要是把县令老爷请过来观礼也好,可惜了,可惜了。”

孙三叔想着要是知县大人也过来参加他们的立碑仪式该多好了。

孙家村肯定风光无限,他们家更是风光无限。

孙山对前面如此浮夸的作风也只是笑一笑,并不出声反驳。

只是听到唐大人,孙山的心就好疼。

因为孙山终于弄懂唐县令为什么能高升了。

其实严格上来说也不算高升,是平调。

据说唐县令被平调到一个上等县做知县,具体在哪里地方,还没打听出来,得要去漳州府问一问才知道。

而唐县令之所以能被调出去,完全因为他高中。

地方官员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六条”: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等六项事务,其中学校(即教化)是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唐县令任职内,孙山不仅是黄阳县第一进士,还是漳州府第一进士。

这不唐县令的在教化上遥遥领先一众官员,直接拉爆打满分。

所以唐县令成为漳州府最出色的县令。

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方法,很快地就把自己从黄阳县调离出去,到外省做官了。

孙山听到这个原因,气得吐出,恨不得追上唐君宜,把他暴打一顿。

孙山摇了摇头,不再想唐县令,害怕自己想得走火入魔,真的吐血。

孙伯民见到孙山摇头,以为孙山有意见,问道:“山子,你作甚摇头,是不同意吗?”

孙山肯定不同意,只是等村长和族老说完才提出反对意见。

这么做实在太夸张了,不符合他的做事原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