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仗!”
德正帝自软榻上下来,自顾趿着鞋子,摆手令戴权退向一旁,西北的战事已经拖了许久。
除了一开始的败仗。
如今数月了,大仗几乎没有,小的战事有不少,却都无用,反而……有损自己几员良将。
“陛下!”
“从俞承志月来的文书而观,他之意是想要和巴图尔拖下去,看看谁先撑不下去!”
“毕竟,打仗打的就是钱粮,西北苦寒,钱粮不多,这一点巴图尔便是劣势。”
“若然再等等,或许巴图尔自己就会退军。”
与列军机大臣陈端亭也是一言。
“等!”
“那是何时?”
“若然巴图尔不退军,就要僵持一个冬日?”
“或者僵持到明年?”
“忠王,你之意呢?”
德正帝双手背负身后,在殿中随意踱步着,闻此,皱眉摇头,不为满意。
“陛下!”
“臣弟以为,俞承志或许是因先前之败,失去了战心,过于求稳。”
“战事求稳本没有错。”
“可他这种求稳的代价太大了,数月来,西北之地的钱粮送过去不知几何!”
“而他却没有任何结果交上来!”
“反而几场不大的战事,又损兵折将,此刻正在太医院的卫棱、李成将二人臣弟也有耳闻。”
“乃是军中不错的军将。”
“一叶知秋,可知俞承志的心意。”
“陛下,臣弟以为,当定下期限,命俞承志主动出击,寻找巴图尔的主力,与之决战。”
继续阅读
“有京营的援军,再加上数月的休养生息,当可一举而胜!”
“若然俞承志不依,陛下,当可派遣其它的军将前往!”
身着一袭深蓝色的晴空五爪衮龙袍,玉带环腰,金冠束发,昂藏七尺,醉玉颓山。
一礼落下,清朗之语不绝。
“陛下!”
“老臣有言。”
“战机难寻,战机无定,何有定下期限?”
“若然在期限内寻找不到良机,岂非强战?”
“若然失利当如何?”
“老臣以为,还是稳妥为上。”
“接下来一十八省的钱粮解送入京,支撑西北战事不为艰难。”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出列。
“恭王之意呢?”
扫了那老臣一眼,德正帝又看向另一人。
“陛下!”
“臣弟以为,西北战事,应稳中求进。”
“俞承志战心有失,陛下当有提点,巴图尔盘踞西海之地,若然时间一长,隐患极大。”
“那个隐患定是要压下去的。”
“寻求主力决战或许有些难,却可逼迫巴图尔主力求战!”
“陛下,臣弟以为,当暂时封锁九边贸易,严厉隔绝茶马贸易,尤其是西北之地的商贾贸易。”
“同时,稳步在西海推进,给于巴图尔他们其它的压力!”
“如此,或可大用!”
恭王一礼。
“衡山,你说说。”
德正帝闻此,琢磨许久。
“陛下!”
“恭王之策可用,忠王之言也可给于俞承志压力!”
“历来异族很难和我中华上国僵持争锋许久,俞承志的战法没有问题,却也少了一丝主动。”
首席军机大臣李衡山颔首。
“衡山,军机处拟旨。”
“九边、西北、四川……对异族边贸之事,令达之日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