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块钱。
除了种植粮食以外,部分小农户还会选择养殖鸡鸭鹅,大农户会选择养殖牛羊,这也是增加收入的举措。
因为帝国领土的急剧扩张,大量优质耕地被帝国控制,帝国每年生产的粮食根本吃不完,现在粮食的价格还不如建武34年的贵。
俗话说米贱伤农,低廉的粮食价格让农户赚不了什么价格,许多农户拥有90多亩的土地,但获得的收益大概相当于15年前的40亩,基本上是对半折。
更别提现在的高产种子和机械化种植的推广,更是打压了粮食价格。
为了保证农民、农场主的收益,大明帝国也是对农户有补贴,确保农户的收入不会低于一般工人的收入。
“陛下粮食价格又降了,现在1块钱能买60多斤大米,以前一块钱才能买30斤。”
“我们要保证农民的收入,增加百姓财富就得继续降低税率。”
“可以说现在生活在我们大明帝国的百姓绝对是5千年来最幸福的一群人,粮食价格比盛唐还低数倍。”
“所有人不必为了明日的午饭而操劳,所有人都有土地,只要勤劳就真能致富,就算不想奋斗也能在街道上免费领取食物。”
“我感觉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秘书长杨子卿向朱铭轩感慨道。
“藏富于民,不与民争利是朝廷现在的政策。”
“民富而国强,朕是想要扩大中产阶级的规模,充实下层的财富,以免日后有了危机不至于让中下层破产。”
“现在让百姓富起来也是给后人留下一笔财富,朕想我们不能老指望后人智慧,朕得多给后人留下财富,让下层有抗风险能力。”
“谁知道以后会怎么发展,只能打牢根基赢得民心!”
朱铭轩重申了一下他的观点,在战争结束后大明帝国就得休养生息,好好的把战争获得的财富进行转化。
继续改善帝国财富的分配制度,能够让所有人吃上帝国发展的时代红利。
本届的内阁成员、两院议员多是中下层出身,对于同阶层的百姓非常的友好,真能够为民谋福祉,兑现选举承诺。
“陛下,这次还是微服私访?”
“嗯!微服私访深入基层,朕发现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城镇化是不可避免的,大量的百姓涌入了大城市而脱离了乡村,朕不想50年以后这些乡村变的死气沉沉,涌入城市的百姓买不起房子!”
“50年?陛下您看的真长远,您能够领导我们再奋斗100年,只要您掌管大权那事情就不会发生!”
“哈哈哈,杨子卿有些事情并不是人为能够改变的,我们只能缓解,这是个大趋势,是工业化的必然事件!朕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缓解日后百姓的压力。”
“那陛下您该怎么做?藏富于民是您定下来了的10年基调,未来40年我们的大方向又是什么?”
“乡村建设!让乡村也有活力,你知道乡镇企业吗?如果每个乡村能够拥有自己的企业,那么许多本地的百姓就不用再挤破头到东南沿海工作了。”
“乡村建设和乡镇企业?陛下我明白了,您说的乡镇企业基础就是手工业互助社吧?如果有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兜底,那么即使50年以后,百姓的生活压力增大,他们依然能够靠这两样生活下去。”
“活下去?活下去当然容易了,谁还吃不饱饭?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不会再只追求吃得饱,而是追求各种新事物、新生活。乡村建设和乡镇企业只是最后的守卫,朕真正要做的是继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朱铭轩自己很清楚能够给未来大明帝国发展兜底的绝对是乡村。
现在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