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吹泡泡小说>>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第280章 皇帝命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0章 皇帝命题(1 / 2)

大明。

京城。

大朝会,诸事开始按部就班进行。

三司派官吏,率锦衣卫开始启程前往南方。

洪承畴,郑崇俭奔赴武卫军,与贺人龙,满桂,赵率教,率领各部兵马奔赴大宁都司。

于此,兵部开始执行百姓迁徙计划,迅速在开平卫,大宁卫,营州五卫筑城,恢复卫所。

农部,工部,亦在王象晋,王徵领导下,开始开垦,屯田,兴修水利,学堂,讲武堂,医学堂。

时间流逝,进入二月,距离春闱越来越近。

此时,朱由校经过数十个昼夜忙碌,已完成试卷的编撰。

鉴于春闱在即,朱由校招来内阁官吏商讨春闱事宜,更欲推广自己编撰的试卷。

内阁官吏齐聚乾清宫,朱由校开门见山说:“科举取士,关乎朝廷吏治,诸卿是否筹备妥当?”

闻言,徐光启快步出列,恭敬说:“禀陛下,各省学子齐聚京城,目前诸事陆续准备妥当,为防止考题泄密,考题暂且放于内阁保管。”

言罢,徐光启自怀中掏出份考题呈给朱由校,朱由校迅速阅览,依然是经义,史书,时务,四书五经,八股文,内容没有半点新意。

朱由校统览完毕,略显失望的摇摇头,声音洪亮说:“科举取士,起于隋代,盛于明代,作为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曾经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文化的进步,科举取士的内容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

“当前,朝廷需形形色色的人才,而非死读书,读死书,张口孔曰成仁,闭口孟曰取义的学子。”

旋即,朱由校向刘若愚微微颔首,刘若愚将他近期编撰的考题分发给内阁官吏。

“诸卿,此乃朕废寝忘食,参照朝廷官吏空缺编写的考题。”

李国普,徐光启,张梦鲸,刘一燝,孙承宗齐刷刷阅览试卷。

乍看。

内阁官吏呆若木鸡。

这考题形式和以往截然不同,考题内容更是分门别类。

剔除经义,史书,四书五经,仅留下时务,更偏重于数数,格物,试策,即政治。

考题内容更是选择,填空,简答,论述,这都是什么鬼,内阁几名官吏闻所未闻。

他们通篇阅读,尝试答题,察觉好些试卷问题他们都难以解答,这几份试卷若出现在考场,势必引起各省学子前所未有的震撼。

殿内安静片刻,内阁收铺李国普率先出言询问:“陛下,臣愚昧,不知陛下为何这般出题,追求什么。

然则,这么做必然学子措手不及,春闱结束引起学子游行。另外,陛下废除经义,史书,诗赋,四书五经,八股文,必然引起儒家,儒生驳斥,事情最终怕难以收场。”

皇帝改革,喜欢标新立异。

但凡利于百姓,利于江山社稷,内阁官吏基本支持。

科举三年一次,这考题关乎学子前途,任意更改考试形式,内容,恐影响学子发挥,耽搁学子仕途。

见状,孙承宗出言说:“陛下,突然更改科举形式,内容,既影响朝廷取士,亦影响学子科考,臣支持废八股,然则不能更改重经义,轻诗赋的制度,何况添加通篇数数,必然筛选大量学子。”

朱由校耐心聆听,没有急于辩驳,视线转向徐光启,张梦鲸,刘一燝:“三位爱卿有何见解?”

张梦鲸面色平静,早前皇帝豪掷千金,在各地设学堂,医学堂,讲武堂,在学堂内大力推广格物之类的新学,他便料到皇帝欲改变科举内容,却没料到皇帝这般急不可耐。“陛下,臣不反对推广新学,怎奈新学影响深远,需徐徐图之,慎之又慎,起码说服儒家代表。”

见状,刘一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