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吹泡泡小说>>只因流年清浅> 第9章 苦涩年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苦涩年华(2 / 3)

开了几片打虫的药,叫我回来吃。到家后,母亲赶紧给我弄一碗开水,开始逼我吃药。空着肚子的我,一大早就被母亲拽着走了六七里的路,来到卫生院,又饿着肚子紧紧跟在母亲身后赶回来,早已是心跳加速,虚汗淋漓,再吃上两片打虫药,顿觉体内翻江倒海,五脏六腑都要被撕裂的样子,那个难受,简直是无法形容。不一会儿便狂呕不止,呕出药,呕出水,呕出苦苦的黄胆,很快就要死了的感觉,母亲心疼的用手托着我的额头,拍拍我的背,又擦了擦我的脸,将我安顿在那后边带靠背,两边带着扶手的老式大椅子上,就去忙活着打水喂猪,扯草抱柴禾,择菜做午饭。好不容易熬到午饭熟了,母亲给我盛了一碗,还特意给我多加了些炒的白菜萝卜,被打虫药折磨的浑浑噩噩的我,怎么也没有胃口吃那香喷喷、顿顿都想吃的大米饭。母亲心疼的哄着我,硬往我嘴里塞几口,我有气无力地摇摇头,实在难以下咽,母亲叹了口气,也没有办法。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姐已经每天和母亲一块下地干活了,哥哥应该在上初中,三姐四姐刚上小学,只有二姐没有上学。那时候很多家长对孩子上不上学都觉得无所谓,一点也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觉得能干活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认为男孩子多少认识几个字,或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就行了,女孩儿吗?就没有必要了。有些孩子想上学,家长也不会支持,特别是家里劳动力少的,孩子比较多的,需要孩子帮忙干家务,有些老师上家里找好几回,家长都不会同意叫孩子去上学。理由是孩子多,不能每个人都去上学读书,读了书又没什么大用,还不如早早的跟着大人学着干农活,挣点工分。即便很小,不能下地干活,也可以留在家里打包,就是包揽家务。因为二姐是女孩儿,年龄还小,不能随父母下地干活,又比三姐,四姐大,且二姐小时候说话比较晚,便就成了留在家中打包的那一个。

因为已经缺了一上午的工,母亲急匆匆吃完饭,收拾了碗筷交代二姐注意照看着我,便慌忙下地干活去了,黄昏时分,终于等到了放工回来的母亲,母亲匆匆放下工具,摸了摸我的额头,问我还难受吗?我摇摇头说已经好了,不难受了,就是很饿,想吃东西。母亲赶紧说,我这就来做饭,你耐心等一会儿。我跟着母亲来到厨房,看着母亲刷锅淘米,添了一大锅的水,又要熬我不爱吃的稀饭,急得我带着哭腔哀求道,妈妈,我不吃稀饭,别做稀饭行吗?母亲心疼的摸了摸我腊黄的脸说,儿呀,中午的干饭你不吃,都让你哥哥姐姐们抢完了,想给你留一点都没能留住,现在哪有什么好吃的呢?母亲看着眼泪汪汪的我,实在着了难,想了想,还有一点面粉,我给你煎个馍吧,你先坐那儿等一会儿。听到母亲要给我煎那两面金黄,香喷喷比米饭还要好吃的馍,我马上破涕为笑,高兴的应承着,坐在小板凳上,耐心的等待着。见母亲和了面又点火,锅热了,又放些油,不一会儿,便香气袭人,沁人心脾,此刻觉得,有位疼爱自己的母亲,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马上就能享用不可多得的绝佳美味了,顿时,精神百倍,心花怒放!

要知道,那个时候面要比米金贵许多,一般家庭只能在应季时,就是刚收完麦子的时候,吃上几回白面馍馍,或擀上几回面条吃。大都得将分回的麦子卖了钱,留着家用,只能留出少量的,等到腊月磨了面,好在过年时包饺子吃,或换了挂面,还有的人做了白馍,串亲戚时,当作礼物送人用的。好多家里都是收了稻子,早早的就见不到面粉了,收了麦子又没了大米,年年接不住茬。在收了稻子没了面粉的日子里,人们主要靠喝大米粥度日,而收了麦子没了大米的日子里,就得喝一段时间的面浆子。面浆子,就是用水把面和成浆糊状,锅里添一大锅水,待水烧开后将面糊倒入锅内,并不停搅动,或顺锅边淋下一部分,让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