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吹泡泡小说>>人字怎么写> 第200章 九里山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0章 九里山前(4 / 5)

会对华明晨笑笑,感到眼角的潮湿:这不只是对自己,也是对共产党的信任!

酒在火车里是不能多喝的,因为空间狭窄,无法很好休息。在列车关上灯,只留下微弱的夜灯,工人们辗转难以入眠的时候,华明晨清清嗓子,想没有睡着的工友,继续他的故事:

《三》

可见刘邦是个能抓住人生机会的人,很会笼络人心,手下文臣武将如云。从某一种角度来说,刘邦虽然有街头混混的无赖,对人还是重才重义跟重德。属于知人善任的人,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好兄弟。刘邦自己为人倜傥,随意,但他也很讲究手下人的私德。要不然,现在怎么留下选人要德才兼备的标准?

话说做过齐王,后被贬封为淮阴侯的韩信。都以漂母杵衣为饭的记载为据,正史认为韩信是淮阴人。但韩信出生在哪里?父母是谁?幼年在那里度过,史书却无记载。

徐州民间,却不乏这方面的民间传说。

也就是秦始皇末年吧,徐州九里山附近有个苦哈哈的孩子,他是一个当地富户,张大有家里姓韩的长工的儿子。

这孩子从生下地,就没人管没人问,餐冰卧雪,饮露沐雨。

人们没见过韩信的母亲,在一干人众里露过面;他那当长工的父亲,成日价在田地里忙活,也没见过爷俩个在人前出没。

虽然没人管少人问,韩信生下来,生命基因就显得特别强大。犹如路边的小草,不知不觉的就慢慢长大起来。

由于缺少大人照料,又成天缺衣少食的,韩信的身体发育就比一般的孩子差多了。八九岁的时候,身高不过三尺,生的面黄肌瘦,尖嘴猴腮的,很不起眼。

地主家不养闲人,富户也不能让长工的儿子吃白食。

这天张大有见韩信拐呀拐的,从长工住的破草房里出来,他人虽很瘦小,两个圆溜溜的眼睛却分外有神,是那种十分有心眼和主心骨的样子。

张大有心里一动,与其雇人放羊,不如每天做饭多放一瓢水,给这小家伙吃了,让他去放羊。

韩信的父亲,听张大有安排以后当然没有异议:以后孩子能有口饭吃,自己也可以减少些负担,何乐不为!

小韩信听说,每天可以多吃点饭,当然高兴。再加上,放羊的九里山上,草深林茂,鸟飞兔蹿。春夏冬野果不断,就是大雪飘飞的冬季,也能找些挂在枝头的干果果腹,还能自由自在的在山岗野岭飞奔玩耍。

当韩信第一次,甩着长鞭,赶着咩咩叫的羊群,奔向九里山前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欢乐。

冬去春回,不知不觉,两年多过去了,已经年过十岁的韩信。这两年,在九里山膀,每日赶着羊群,蹿沟跳涧,爬坡越岭。

在饮食上,每天东家多给了些饭食。山上又有野果补充,偶尔还能逮住些大蚂蚱,寻找到鸟蛋,烧来解馋,身子渐渐壮实起来。

只是,再怎么吃,尖嘴猴腮的脸始终没有变过来,可是圆溜溜的两只眼睛渐渐放出狡黠的光来。

元宵节过后没有多久,气温一天暖过一天。山坡上的枯草也开始泛绿,潺潺的小溪边,荠菜已经绽放团团簇簇的白花。

杏花也要开始吐蕊,桃花缀满红豆样的花苞,小鸟在草尖林间婉转低飞。

蜂儿在太阳当空的时候,也开始在花丛扇动翅膀。

春天的九里山真是美煞人!韩信心里想着,让白羊在绿茸茸的草丛觅食,自己开心的站在山膀上,极目远眺,很是开心。

这时的韩信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根本还没有当了大将军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只是,充满生机的春天让他十分愉快罢了。

就在韩信,怡然自乐的时候,没见草摆也没见林动,他感觉到一股香风,从西南方暖暖的吹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