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吹泡泡小说>>第二次高考> 第133章 高考预备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高考预备役(2 / 3)

文。

岑淑慎抓着笔垂眸大概地过了一遍原文,《汪容甫先生行状》,王引之,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

两道选择题,第一道题有点难度,感觉需要联合上下文再看加点词的解释。

上面一个粥下面一个间隔的隔的右半部分,这个字她不太记得念什么,但是解释为卖非常常见,在她印象里也基本没有别的解释。

先生往谒,谒,拜见,这也没什么好说的。

称之不置,置,是置办的意思吗?……,看不出来,代回原文看一下,原文说,“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不置办,一看就不对吧,感觉更像放弃,不放弃,easy~

下面一道选择题考的文化常识,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积累重在平时。

然后是翻译题。

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这个句子非常基础,除了北面这个词,古指臣面君、弟子面师都称为北面,可能会在课外的文言文阅读中做过,但是课内也有一篇文言文学过这个词。

《赤壁之战》,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语文考的知识点,细得跟妈妈要求你做的家务一样。

岑淑慎提笔写——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

……

要翻译就直接翻译成大白话,不需要有什么美感,突出一个准确,不要少翻一个字,也不要多翻一个字。

做完文言文,来到古诗文。

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

陆游也是一个学生时代相当讨厌的文人了,跟鲁迅一样,怎么说呢,每次做到他的诗,恨不得穿越时光堵住他的嘴,“别写了,我们都知道你文采斐然,别写了……”

但其实不是的,假如在真正高考的时候考到一篇熟悉的诗人写的诗,那这分妥了呀,履历你都熟悉的,什么壮志难酬中年多病国土沦丧不是张口就来。

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岑淑慎未必能概括,但她肯定背过。

嘿嘿。

下面是名句名篇默写,她其实,有两句话有点忘了,因为在真正高考之前,高中三年甚至初中三年所有背诵篇目会颠来倒去的背诵,但是现在,她真的有点忘了。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像是这句论语里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后面这个空她死活想不起来填什么。

算了,反正不是高考。

接着来到现代文阅读,《一种圣诞节的回忆》,[美]杜鲁门·卡波特。

……终于,又一种十一月的上午来临,一种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上午,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岑淑慎望向窗外,天蓝得没有一丝云,一种莫名的感觉突然升起,原来水果蛋糕是今年的高考,是这篇啊,她按在笔杆的软硅胶上的手指力道重了些,甚至有种鸡皮疙瘩要起来的感觉。

她要是提前说出去,这算高考泄题吧。

简要分析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

贫穷、孤单、热爱生活……

请探究故事结尾的体现效果……

呼应开头……对冬日清晨清冷的环境的描写,为“我的朋友”的离世渲染了伤感的色彩……

巴拉巴拉。

最后是作文,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