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开拔,连夜行军。
子时时分,一支千人上下的骑队悄悄脱离了数万人的队伍,朝湘水上游绕了过去。
次日一早,林时也没在湘水边浪费时间,而是直接下令大军渡河。
湘水,是大江的一条支流,水势不算大,还远远达不到天险的程度。
这也是为何,顾元要舍弃半渡而击的机会,退往株襄城。
更兼如今是枯水期,水势更是渺小,因此,大军渡河,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过了大河,便是一望无际的江南平原。
平原之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水网。
这些水网四通八达,造就了江南丰饶的物产和发达的农业。
哪怕如今已是深秋,江南的土地上,仍旧有稻米在生长。
林时没有让大军毁坏农田,更没有损坏平原上发达的水网系统。
这些水网,既是水路要道,同时,也是灌溉粮食的生命源泉。
杀人会不会遭天谴,林时不清楚,但他清楚,毁坏这些东西,那是真会遭人谴的。
大军行驶到一条小溪边扎下大营,根据斥候的回禀,此处距离株襄城仅剩下三十里距离。
为了防止顾元在水源里下毒,林时在大军扎营之后,还特意下达了全军不能喝生水的命令。
傍晚,大军开始生火做饭。
林时将大营的防务交给褚蒙,旋即召集诸将,开始商议明日的攻城事宜。
继续阅读
没错,林时只打算休息一夜,便直接攻城。
因为这一次,他并不打算拿人命去填,而是打算将火药发挥到极致。
顾元带着六万大军退入株襄城,小小的株襄城内,便聚集了十一万大军。
如此之多的军队,那就是真正的活靶子。
林时若是连这样的机会都抓不住,那他也不配率领这十几万大军前来灭齐了。
帅帐之中,林时与一众将领定下了次日的攻城事宜。
同一时间,株襄城内,顾元也在与一众大齐将领商议要如何应对林时的火药。
大梁的火器之利,非是人力可挡,这在大魏亡于林时之手时,便已经是天下人的共识。
因此,传统的守城方法,显然已经是跟不上时代的产物。
但大齐的火药,还远远达不到能与大梁匹敌的程度,那么,要如何扬长避短,就成了顾元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帅府内,他坐在主位上。
下方,一群将领正围着沙盘推演明日的战事。
但不管他们怎么推演,对上大梁的火器,他们这十一万人,似乎都只有败亡的下场。
随着连续数次的推翻重来,大齐依旧避免不了惨败的结局,一众将领的脸色也逐渐变得难看起来。
当周兴霸麾下最后一面代表大齐的旗帜被另一名代表大梁的将领用火炮拔出,周兴霸终于恼羞成怒。
一把将手里的指挥杆折成两半,怒声道:“大都督,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有半分胜算的战事,以末将看来,咱们还不如直接将江西之地拱手相让,聚集全国大军退守金陵,与梁军决一死战来得痛快。”
看着明显暴躁起来的周兴霸,顾元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他起身走下主位,来到沙盘前方,淡淡道:“这次你来做梁军,我来指挥。”
周兴霸一愣,眉头瞬间皱成川字形:“没用的,梁军有火炮,咱们打不到他们,他们却能随时攻城。”
“让你来你就来!”
顾元呵斥了他一句,扭头示意亲卫插旗。
周兴霸虽有些不情愿,却也还是接过了梁军的指挥杆。
两人开始重新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