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品评,一时难分高下。
这时,蛮夷使节眼珠一转,心生一计,朝着谢淮钦拱手笑道:
“久闻贵国才俊辈出,这位大人气宇不凡,想必才情亦佳。”
“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想与大人现场切磋一番,以助今日宴会之兴,不知可敢应战?”
谢淮钦心中明白,这蛮夷使节怕是没安好心,但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若不应战,定会被其看轻,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颜面。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回礼道:“既蒙节度使抬爱,谢某自当奉陪,只是不知使节要如何切磋?”
蛮夷使节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听闻贵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便以诗词为题,互相出题作答,三局两胜,谢大人意下如何?”
谢淮钦微微点头,神色镇定:“甚好,那就请节度使先出题吧。”
蛮夷使节略一思索,开口吟道:“远看高山雾蒙蒙,层层叠嶂隐其中。”
“不知此景何处在,还望公子指明踪。”这是一道以猜谜形式的诗词题,他自认为颇为刁钻,心中暗自得意,料想谢淮钦一时半会儿难以答出。
然而,谢淮钦才思敏捷不输哥哥谢淮深,略加思考后,便从容答道:
“此乃仙山云雾绕,恰似仙境落凡尘,
继续阅读
若问此山在何地,心向蓬莱便得真。”
众人听罢,纷纷点头称赞,蛮夷使节心中一惊,没想到谢淮钦如此轻易就答了上来。
但他仍不死心,接着又出了一道更为隐晦的诗词题,涉及到蛮夷之地的一种独特风俗,试图以此难住谢淮钦。
谢淮钦不慌不忙,凭借着自己平日里的学识积累和敏锐的思维,巧妙地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解读了诗词,给出了一个让众人信服的答案。
此时,局势已到了关键的决胜局,蛮夷使节面色阴沉,心中焦急万分。
他环顾四周,看到宫殿外的一棵枯树,便恶意出题道:“枯枝残叶风中立,了无生机惹人弃。”
“公子若能赋佳篇,方显大才真本事。”这题不仅刁钻,且带着几分晦气和贬低之意。
谢淮钦闻言,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但很快便镇定下来。
抬头望向那棵枯树,略作沉吟,随后高声吟道:
“枯枝虽残志未消,静候春风催新苗。
一朝甘霖润大地,再展葱茏冲云霄。”
此诗一出,不仅巧妙地化解了蛮夷使节的恶意,还展现出了蓬勃向上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引得在场众人齐声喝彩。
蛮夷使节脸色涨得通红,却又无从反驳,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这场诗词比试以谢淮钦的胜利告终。
但蛮夷使节满心不甘,眼珠子一转,又想出了几道题目,话语中满是对女子的贬低之意:
“听闻贵国女子皆养在深闺,柔弱娇柔,哪像我蛮夷女子,骑马射箭,豪迈奔放,实乃天壤之别。”
“就如这庭前花卉,娇艳却无用,怎比我那草原劲草,坚韧经风。不知公子对此有何高见?”
使节此言一出,周围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重。
各个大臣面露犹豫之色,有的悄悄低下头,选择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刁难。
又似乎觉得这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话题,不必为此与蛮夷使节起争执。
这些人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以为意,仿佛默认了蛮夷使节的观点,觉得女子本就不如男子,被这般贬低也无所谓。
然而,谢淮钦却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目光坚定地看向蛮夷使节,正要开口反驳,一旁的二公主已然柳眉倒竖,怒声说道:
“使节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