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道:“李兄,莫要慌张,大家都一样,如今只能抓紧时间,日夜苦读了。”
说完,自己却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时,手摇折扇的学子接话道:“我倒是听说,此次科举的考官中有大理寺的谢大人,听闻他为人刚正不阿,想必此次科举会公平公正。”
“希望如此吧,” 旁边老者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不过这科举竞争激烈,即便考官公正,想要脱颖而出也绝非易事。”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窗外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谢淮钦的身上。
她一头扎进大理寺堆积如山的典籍中仔细翻找着有关科举流程的卷录。
泛黄的纸张在她指尖一页页翻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载着历年科举的细则、典制以及注意事项。
她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遇到关键之处,还会拿起一旁的笔墨,在空白处认真地做着笔记。
此时,郡主府的下人匆匆走进藏书阁,在门口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说道:“郡马爷,郡主已备好晚膳,特意差小的来请您回府。”
谢淮钦这才从科举的资料中回过神来,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意识到时间已晚。
轻轻合上手中的卷录,将其小心地收好,随后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随着下人走出了大理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路上,谢淮钦坐在马车里,脑海中依旧在思索着科举的事情。
回到郡主府,她径直走向书房,将带回来的卷录放在书案上,准备晚饭后继续研读。
郑吣意早已在厅中等待,见她回来,连忙迎上前去,关切地说道:“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晚,可是公务繁忙?”
谢淮钦温柔地看着她,说道:“圣上提前举行科举,我被任命为考官,这几日要好好准备准备,不能有丝毫差错。”
郑吣意微微点头,拉着她在桌前坐下,说道:“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先吃饭吧,饭菜都快凉了。”
谢淮钦温声道:“好。” 两人刚拿起碗筷,这时,谢淮钦的父母听闻她回来,也来到了饭厅。
苏吟秋一脸关切地看着谢淮钦,说道:“深儿呐,这科举考官的差事可不轻松,你可得多注意着些。”
“这次去主持科举,得多久才能回来啊?”
谢淮钦放下碗筷,认真地说道:“爹,娘,请勿担心。
“此次科举事务繁杂,所需时日孩儿现在确实无从得知。
“一切都得以科举的进程为主,只有把事情都妥善处理完,我才能安心回来。”
谢温言微微颔首,神色间满是欣慰与期许,说道:“淮深,此次圣上委你重任,是对你的信任。
“一定要尽心尽力,为朝廷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切不可辜负了圣上的期望。”
谢淮钦郑重地点点头,说道:“孩儿明白,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言罢,几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始用膳。
此时,舒月正在为林苑和祝清厌上药,她已经提前吃过了,所以便没有过来用餐。
谢温言吃到一半,放下手中的碗筷,神色关切地看向谢淮钦,缓缓开口道:
“此次你前往科举省试点,在外诸多不便,身边还是得有个自己人照应着才好。”
“舒月精通药理,这些年也跟着咱们见了不少世面。”
“让她与你一同前去,若遇上身体不适,也能及时有人医治。”
“如今身份不同往日,肩负着圣上的重托,事事都得小心谨慎才是。”
苏吟秋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深儿,你爹说得在理。”
“出门在外,有个知根知底的人在身边,我们也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