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大哥,臣弟同四弟一起,连同沈三石一起去了褚家府邸。”
“现如今京城粮商多已加入朝廷商会。”
“不仅如此!”朱棣也紧跟着说道:“褚家商会以为京城各大商会,除粮商以外,现今已有五成商户加入朝廷商会。”
看着朱棡、朱棣面带微笑,默默看向自己好似有请功之意。
朱标也不吝啬,当即出声赞道:“此事办的不错,接下来便由沈三石以商会头领的身份,出面约束各地商户。”
语罢,朱标看向朱棡、朱棣再次问道:“低价粮抛售一事进展如何?”
“回大哥的话!”朱棡抢先道,“京城粮商现今已有八成开仓放粮,售粮价格也和朝廷一般,为市价的九成。”
“而且褚家虽未言说要加入朝廷商会,可褚家长子楮实豪事后前去拜见,其保证今后会同朝廷一并抛售低价粮。”
“好!”朱标微微颔首,温声说道:“这份差事办的不错。”
“约束商贾于民间而言已无太多阻碍。”
听到朱标话中有话,朱棡紧跟着便出声问道:“大哥,可是朝中大臣又有反对之声?”
“当然!”朱标还未开口,一旁的蓝玉便没好气道:“自打陛下决意抛售低价粮开始,朝中反对之声便从未断绝。”
“那些文人夫子左不过是说朝廷不当涉及商贾,不可与民夺利。”
“类似这样的奏疏,每日不下数十道,真不知道内阁那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这样的折子竟也敢一股脑全数送至陛下跟前!”
语罢,蓝玉也觉自己说的太多,连忙站起身子打算向朱标请罪。
只不过对他方才所言,朱标却全然不在意其失礼之处。
“朕去年提拔的马虎等人,如今要么于军中效力,或随太上皇一同征讨倭国,或驻守北境安抚草原部族。要么便下放地方,担任一地之职。”
“眼下内阁还是李善长、刘伯温、詹同这些老臣做主。”
朱标脸上并未有半分怒意,随意说道:“韩国公对沈三石早有不喜,诚意伯也是不愿朝廷过多涉足商贾之事。”
“至于詹同,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所以朝中文臣反对抛售低价粮的奏疏,内阁自然全数送至御前。”
朱标微微一顿,此刻眸光却也多了几分厉色继续道:“只是这些个老臣不知道的是,这些上表劝阻的文人夫子中有多少是受了京城商会的好处。”
“他们更不知道京城各大商会每年仅孝敬官员,上下打点所需花费的银两便超过百万之多。”
“眼下见朝廷有意插手商贾,这些文人夫子直觉朝廷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一个劲儿的上书劝阻。”
听到这话,朱棡眉头一横,当即请命道:“大哥,臣弟愿率锦衣卫查抄这些收受贿赂的官员府邸!”
“是啊大哥!”朱棣也是满心不悦道:“父皇和大哥向来治贪极严,可这些官员竟敢收受商人贿赂,属实狂悖。”
“臣弟也以为应当严惩!”
待朱棡、朱棣说完,蓝玉也不自觉站起身子,此刻一队虎目紧紧盯着朱标桌前堆积如山的奏疏。
只要朱标松口下令,那他便可按照奏疏的名单按图索骥,挨个造访劝阻的官员。
可也就在众人等着朱标下令之时,却见朱标轻笑一声,随即默默摇了摇头。
“大哥要饶恕他们?”
“何谈饶恕二字。”
朱标不着痕迹的叹了口气,随即淡淡道:“锦衣卫现已查明,这些上书劝阻的官员虽收了京城商会不少好处。可归根结底,无论是先前还是眼下,他们并无枉法之举。”
“嗯.....”